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omn/20200830/20200830A0BVNI00.html"
其次,部分商家在宣傳用語上存在夸大,甚至采用非法項目吸引不知情的消費者。漢濤公司這次被處罰,就是鮮明的案例。另外,在廣告上打擦邊球、入駐機構沒有資質的情況,不僅存在于美團醫美業務中,在外賣業務上也有類似的情況。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在北海市簽約的1691家餐飲商戶中,有313家證照不全,但仍在美團外賣APP上經營。當監管部門要求報送資質不全的違法商戶時,美團并未如實報送,經責令整改后仍然存在漏報。這表明,美團平臺上的監管漏洞存在已久。在廣告方面,今年1月17日,美團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就因在廣告中對商品性能、功能、產地、用途等沒有準確、清楚或明白表示,而被罰款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美團方面并非對平臺上的醫美亂象毫不知情,甚至在今年8月份,還發起了醫美行業的“自律公約”,提出正規資質、正規信息、正規醫生、正規藥械、正規服務等“醫美五正規”。然而從央廣網以及消費者在平臺上的反應來看,“醫美五正規”并沒有發揮多少作用。就在漢濤公司被處罰后,央廣網又再次做了回訪,發現美團平臺上仍然存在類似的違規內容。總的來看,美團醫美業務之所以亂象頻出,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平臺方把關不嚴。這就帶來了一個疑問,為何美團要對屢次被爆出負面新聞的醫美業務“鍥而不舍”呢?醫美不“美”實際上,美團之所以要做醫美業務,其實有著“難言之隱”。首先,業務上的風險讓美團不得不不斷地推出新業務,醫美業務就是如此。具體來看,美團在業務上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核心業務增速放緩。作為支柱業務的外賣業務,在商家、用戶兩端的增速都已開始放緩。以2019年為例,美團全年四個季度交易用戶的增速分別為2.85%、2.62%、3.12%、3.37%,與2018年的5.27%、9.55%、7.12%、4.73%相比下滑明顯。全年的情況也是如此,美團2019年全年交易用戶的增速為12.5%,2018年時高達29.3%。2019年美團外賣旺季的活躍商家數的環比增速1.72%、5.08%,而在2018年時還是13.33%、5.45%。可見,美團進入醫美行業是不得不為。其次,醫美行業的特殊屬性也是促使美團進入的重要原因。醫美行業的突出特點有兩個,市場規模大且滲透率低、行業利潤高。在規模方面,據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規模將達到3150億元。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低,與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相對成熟的10%左右的滲透率相比,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在2%左右,還有著5倍的發展空間。在搶占市場方面,美團用的是其所擅長的平臺模式,即左手消費者右手醫美機構。這種模式確實起到了快速搶占市場的作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美團醫美醫療業務已覆蓋近400個核心城市,付費合作的醫美及醫療類機構數量達到了11000家,覆蓋皮膚管理、抗衰老、玻尿酸多個細分品類。但這種模式也帶來了服務質量問題,從媒體的曝光和有關部門的處罰來看,唯流量論的后果正在逐漸顯現。在利潤方面,我們以已上市的醫美行業公司華熙生物為例。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華熙生物全年總營收為18.86億元,同比增長49.28%;凈利潤5.86億元,同比增長38.16%。與此同時,華熙生物的綜合毛利率高達79.66%,接近貴州茅臺的水平,醫美行業利潤之高可見一斑。已向港紐交所提交招股書的私立醫療美容連鎖集團,“藝星醫療”的情況同樣如此。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5、2016、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4.05億元、7.23億元、10.3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1300萬元、4920萬元、13380萬元人民幣,毛利率則在58%左右。只是醫美行業的巨大潛力以及高利潤屬性,對美團來說似乎已經從“蜜糖”變成了“砒霜”。醫美業務的前景,與美團評臺上存在的種種亂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誠然,美團固然可以憑借流量優勢,在醫美行業分一杯羹,據美團點評醫美及健康業務部負責人李曉輝透露,“2019年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年同比增長388%。美團醫美2018年剛剛涉足醫療美容行業,2019年的“年同比”幾乎是以“零”為基數。但憑借高頻流量四處擴張的模式,不僅無法幫助美團在某些細分領域建立足夠深的壁壘,反而會為追求短期的利益,為不合規商家、非法項目大開方便之門,這無異于拿自己多年積累的企業信譽做賭注。轉自自媒體:科技新知
關鍵字標籤:飄眉 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