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萬人遊鎮江”惠民一日遊走進有“夢裏江南”美稱的江心洲。市民漫遊在荷花大道上 這裡 金色的橘子掛滿枝頭 蓮花盛開 美景吸引了市民眼球。張斌許開飛攝影報導金山網訊在丹徒區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眾多村民眼中宜蘭寵物民宿網 與黃河一起被譽為“母親河”的長江。 讓他們“曾經恨”、“現在愛”。說起由“恨”到“愛” 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陳靜介紹 這緣於近兩年江心洲園區突出生態優勢 以特色融合發展 實施全域旅遊 推動整島轉型;尤其是 今年上半年編制了“橘江裏景區特色民宿街規劃” 製定了《民宿管理辦法》(試行) 推出了民宿產業發展項目。民宿源自日本 就是僅提供住宿與免費早餐的家庭旅館。陳靜說 將民宿引入江心洲 不僅提檔陞級“農家樂”服務水平 完善江心洲旅遊產業鏈條 更在於將長江的“不利”變為“有利” 讓“一戶一個性”的特色民宿新增島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留住遊客宜蘭包棟住宿 促進民富。就在昨天 說起以前的長江 家住五套村的沈九安還“恨得牙咬咬的”:家中種有3畝蔬菜。 因為要渡船過江 每天一早三四點鐘就要起床 趕最早一班6點汽渡過江 到諫壁或鎮江賣菜。賣完菜 還要坐渡船回來 極為辛苦。上世紀80年代 一比特新華日報記者來江心洲蹲點 采寫的《八百杆小秤過長江》文章。 就反映了江心洲菜農的這種艱辛生活。與江心洲村民一樣對長江曾經“恨得牙咬咬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昨日上午 記者走入橘江裏景區一家名叫“蝴蝶穀”的民宿 來自北京的彭先生正在院中操作無人機模型。他告訴記者宜蘭民宿包棟游泳池 因為迷戀江心洲的“大江美景、田園風光” 幾乎每年都要來這裡散心、解壓 但由於這裡渡船班次有時間限制 住宿條件又跟不上 每次都是乘興而來、遺憾而歸。“這次不一樣了 可以在這裡住上兩天 好好體味一下‘水中碧玉、夢裏江南'的鄉村環境 感受‘並非桃源、勝似世外'的意境。”經營“蝴蝶穀”民宿女主人名叫夏之壹。這位來自東北的“壹姐”說 她原來在麗江經營奢侈品 去年來江心洲遊玩後就想來這裡開旅舘 上個月初得知江心洲旅遊部門正在推廣建設民宿項目 立即趕來 “只用了25天 就營業了。”記者看到 以村民民居改造的“蝴蝶穀”算不上豪華 卻頗為搶眼 並且處處用心:玫瑰紅的外牆上 點綴著翩翩欲飛的“蝴蝶”;小院內 遊人可蕩秋千;一樓大廳裏開了個小酒吧;二樓居室極為整潔 潔白的床單上也擺放了數只“蝴蝶”……“三口之家住上一晚 只需花費約500元。”“現時 有4家民宿開業 6家在建 到年底有13家開業。力爭三年內開業30家。”具體分管民宿產業發展的江心洲園區黨工委委員許開飛告訴記者 民宿發展統一規劃、注重品質、體現特色 由江心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向村民租用民居 交由業主自主經營 由公司統一進行管理或公司直接投入改造經營。“首家民宿10月18日開業 帶來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 江心洲農家樂得到陞級;二是 原來遊客來江心洲主要集中在節假日 出現‘假日吃不了'、‘平常吃不飽'。現在 因為民宿的開業 遊客平常也能來江心洲遊玩了。”民宿為村民帶來了良好經濟效益。在蝴蝶穀做廚師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她每月的薪水為3500元。而村民在民宿打工的收入為每天80元。採訪中記者發現 民宿還帶來旅遊產業鏈的自發集聚。今年25歲的唐文 前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地發展 聽爸媽說村裡推出民宿項目 就回到家鄉實現她的創業夢:“我學的陶藝 原來都在外地旅遊景區推展自己製作的陶瓷作品 現在村裡每天有這麼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在家也可創業。”記者看到 唐文家院牆與其他人家不同的是 在院牆半腰上設有兩排展牌 上面展示了桃李人間、烟雨江南、荷塘月色等陶瓷作品 唐文在與遊客細語交流……自發集聚的還有香子蘭博物館、帳篷飯店、天空1979庭院餐廳等項目 相繼在橘江裏景區建成並對外營業。(崔華東季翔餘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