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learning.sohu.com/20150601/n414217232.shtml
原標題:臨考前看名師預測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及立意指導【預測金題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某研究生獨立完成了一項科研項目,受到好評與嘉獎后。心再也沉不下去。于是去問導師。導師師默而不語,帶該生來到建筑工地。老師問:“這里要建一棟40層樓的高樓,高樓只求要向上發展。為何建筑師們先要向下深掘地15米?”學生不假思索:“打基礎呀!向下深掘是為了向上發展!”老師說:“是呀,孩子,你要向上,先得向下!建筑如此,學習如此,為官、經商、治國還是如此……”學生沉思著低下頭,從此一投頭進書本試驗之中……【寫作指導】這是一道情景作文題目。材料提供的情景為一段師生對話。對話的關鍵詞為“向下和向上”。“向下”意味著“打基礎”“扎根”、“向上”意味著“謀發展”“結果”。“向下和向上”為條件和結果的關系。顯然,材料拿建樓設喻,類比人生社會事物,告訴人們只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長”。材料主旨明顯,對于高三學生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弄清材料主旨后,我們可以從如下角度立意:1、萬丈高樓平地起;2、勃發需蓄勢,蓄勢造勃發;3、根深才能枝繁葉茂;4、改進作風還需眼睛向下;誠然,從導師角度立意,談教師要俯下身子,不要高高在上;從學生角度談志學需虛懷若谷,不可抬頭看天;擴展開去談國家要屹立于世界,就必須注意奠基等等,也是不錯的立意。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不論是寫記敘文,還是寫議論文,都應涉及兩個概念來行文,當然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側重。【預測金題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摘自《論語》)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如是而已。——韓愈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作指導】第一則材料出自國學經典《論語》。孔子借達巷人的口,告訴我們既博學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又博又專,“樣樣懂,門門精”。第二則材料出自《中國文化經典研讀》之《魯迅論讀書》。魯迅主張“博識”是首要的,因為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在“博”的基礎上,“專”才更有深入發展的前景。第三則材料出自《師說》。韓愈針對李氏子潘好古文,提出做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專門的研究,有主攻方向強調的是專。這三則材料前兩句講博與精要結合,后一句講精。寫作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運用一點論,只談博或精,這樣寫,會犯片面的毛病。另一種是運用兩點論,談博與精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博”是“專”的基礎,“專”是“博”的升華,只有在博學的基礎上,才能成為拔尖的專才,好比只有在寬廣、厚實的地基上,才可能建筑起高樓大廈。在實際的操作中,關鍵是要分清主次,專是根本,博是擴展;切忌本末倒置,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非專業工作上,那就叫做不務正業了。且注意延伸,從讀書寫到技藝、事業等。參考擬題:淺說博與專;博學誠可貴,專攻價更高;高樓大廈是如何煉成的;百技平平,不如一技長長;舍博學而專攻;致求百技者的一封信;以通人自期,不以專家自限;以博奠基,以精拔萃;全是求精惹的禍——一位語文老師的后悔;多為少善,不如執一;咬定左眼不放松;做一個“十”字型的人;鯨吞與牛嚼。【預測金題3】預測金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人穿衣服時,扣好第一粒扣子十分重要,第一個扣不好,整個都錯了;人的腰褲帶,久則自然慢慢松弛,所以需要時不時緊一緊。其實,生活中此種現象普遍存在……根據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寫作指導】這則材料由生活現象帶給人們思考。“扣紐扣”與“緊褲帶”,看似尋常、實則重要,人生亦如此。第一句給人的思考:(1)人生的關鍵在于走好第一步;(2)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如何開頭;(3)實現理想不能眼高手低;(4)生活即人生,人生即生活,要時時留意每一個細節。第二句給人的思考:(1)松一松是害,緊一緊是愛;(2)人生的旅途中,需要不斷地警醒自己、鞭策自己;(3)要像“緊褲帶”那樣對待學風、班風、家風和社會風氣等等。上述任意一個立意,都符合題意。可以寫成時評體作文。(見《新聞短評》專題。)參考擬題: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人生價值觀的“第一粒扣子”;緊緊人生的腰褲帶【預測金題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袁偉民曾經說過:“人在勝利的時候要低著頭,在失敗的時候要昂著頭!”要求:①請以“低頭和昂頭”為題,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象等等。②自定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少于800字。【寫作指導】這個命題令人深思,具有思辨色彩。題目的關鍵詞有兩個:“昂頭”即仰頭、抬頭,也形容“張揚”“態度傲慢”“高調做事”;“低頭”即“垂下頭”,也比喻“屈服”“謙遜”“內斂”。“勝利的時候要低著頭”就是說“勝利的時候要低調做事,不要高高在上”;“失敗的時候要昂著頭”就是說“失敗的時候要抬頭做人,不要自慚形穢”。在寫作時一定涉及兩個方面,體現辯證的觀點,并運用對比手法。具體立意角度為:1.成功后,高調做事,低調做人;2.該低頭時低頭,該昂頭時昂頭;3.思想成熟,面對磨難,不必低頭,要昂首;4.張揚誠可貴,內斂價更高;5.學會低頭,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學會抬頭,昂首挺胸,從容應對,勇往直前,譜寫輝煌;6.勝利時要謙虛一些,失敗時要有自信。文章可以寫成記敘文,記敘人們低調做事,抬頭做人的故事,或表達“低頭,是為了堅強地昂首”的道理;或者寫成議論文,就當今社會低頭不足,昂頭有余等不良現象,闡明自己的看法。切不可只談現象,而不分析現象背后的根源。當然在分析時,也不可面面俱到。【預測金題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礁石艾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根據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寫作點撥】材料作文因其可以多角度地進行解讀的特點,能夠給考生發散性思維,所以越來越受命題者的青睞。這是艾青的一首詩,其詩歌矇朧的意境本身就可以多層解讀,因此先讀懂詩歌的主旨,然后找準一點楔入,進行深度挖掘,這是材料作文的一般方法。首先我們對這首詩進行“分而析之”,找準作文的視點,進而延伸成自己的寫作立意點。本首詩有兩個意象,一是“浪”,第二行“無休止地樸過來”表明了浪的執著,雖然它在本詩當中是陪襯,但其頑強、永不言敗的精神可以給我們啟示;另一個意象“礁石”,“每一個浪都在它的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顯現出礁石的抗拒和堅守,而“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則表明其堅強,雖然經歷了風雨的洗禮,經過了戰火的涅槃,但“依然站在那里”,這就是一曲勇敢地迎接挑戰,不畏困難挫折的華章。同時,“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則顯示出它的樂觀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從某種程度上說,“礁石”也就上升成了一種民族精神,一種不畏強暴、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的民族精神。其次在寫作時,要弄清主旨,然后結合材料就可以選擇一角度深入剖析了。材料作文一般來說在開頭提觀點和簡單地引用材料是兩個要素,對于材料的引用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合,因為所給材料是引發你作文的緣由。同時寫作時要注意正向或反向用例,或者是層層深入進行論證,不斷挖掘其潛在的思想,讓自己的作文有深度、有高度。如果是寫記敘文,只要選好寫作角度、把握好材料傾向,所寫內容只要暗合材料主旨就行。【預測金題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那一年,國畫大師黃永玉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住在“芥末居”。那是怎樣的一間房子啊!不但陳舊,蛛絲網結,而且四壁連一扇窗戶也沒有,沉悶和壓抑可想而知。但是,黃永玉沒有厭棄這間小屋。他環顧四壁,哈哈一笑,拿出一張潔白的畫紙,貼在墻上,然后隨手在上面畫了一扇窗戶。霎時,他就覺得窗外的暖陽正透過窗欞照進小屋,小屋頓時有了生機。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想?請根據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聯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寫作指導】這是一則人物傳記型材料。整個材料只是對人物的一次經歷進行了簡述,并沒有什麼曲折的情節。在平緩的敘述中,娓娓道出了人物身處逆境時的生活態度和生存理念,讀來令人有所思考。根據材料,可有如下立意:1、內心有陽光,一切便安好;2、幸福是相對的;3.信念決定一切;4.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5.生命的高度與環境無關。【預測金題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艾森豪威爾小時候喜歡下棋,可每次跟爺爺下棋時,他總是輸多贏少。一天,輸急了的他對爺爺生氣地大聲嚷道:“爺爺,難道今天你非得盤盤都贏我嗎?這樣有意思嗎?”“那么你想怎么樣?”爺爺毫不猶豫地反問道,“盤盤都故意輸給你嗎?那樣的話,你什麼都學不到!”“我不想學什麼”,艾森豪威爾說道,“我只想馬上贏您!”“可是,你沒學到東西,拿什麼贏我呢?”爺爺反問道。艾森豪威爾頓時啞口無言了。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想?請根據材料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寫作指導】這是一則典型的故事型材料,材料中的人物是孫子和爺爺,情節是祖孫對弈,孫子想要贏爺爺,但爺爺堅決不同意故意輸棋,結局是爺爺教育了孫子,孫子無話可說。這則材料頗具教育意義,特別是對于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更具警示作用。由于材料真實,貼近生活,因此理解起來也就相對容易。根據材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立意:1.從孫子的角度:“寶劍鋒從磨礪出”;挑戰需要本領;實踐出真知,要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等等。2.從爺爺的角度:好鋼需要淬火,挫折會使人堅強;拒絕也是一種愛;只有正確的教育才會成就美好的前程,等等。【預測金題8】閱讀下列名言,寫一篇作文。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武《孫子·軍爭》這兩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以“避”為題目,寫一篇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要求:①不得少于800字;②文體不限;③書寫工整清晰;④不得抄襲套作。【寫作指導】此題為材料作文,材料旨意明顯。寫作難度不大,不過要寫出新意并非易事。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一要全面解讀命題主旨。“避”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命題。粗一看,似乎是一個貶義詞,是一種值得批評的現象,因為它容易讓我們想起“避重就輕”“避秦時亂”“避而不談”等詞語。可細細想一想,其實,“避”也并非完全不好。眾所周知,取名時忌諱欲與皇帝同字,“避”是一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避;八路軍到敵后開避抗日根據地,也是一種避。“避”看似是一中軟弱,實則能以柔克剛。因為,這是在敵強我弱時,避其鋒芒,保持自我,以求發展。這么看來“避”是一種處世哲學。其實,“避”也是一種生活智慧。和同學相處,有矛盾是難免的,可一旦吵嘴起來,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是“避”。避開,也就能夠不使矛盾激化,之后才能坐下來靜靜地談心,從而解決矛盾,和好如初。如此一番深究,便不難挖掘命題的深刻內涵了。二要條分縷析展示理由。由上可知,“避”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然其表達的內涵卻又極為豐富。從不同角度切入,表達的主題并不相同,甚至會相反。其實,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講清道理。為何不能“避”呢?俗話講“。從另一角度看,面對日益惡化全球的環境,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面對堅硬的石頭,我們又怎能不“避”?如此一番思考,觀點也許便水到渠成了。三要精心挑選出彩素材。缺少了典型而豐富的素材,文章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過,與“避”有關的素材確實不多。除了上面講到的幾句耳熟能詳的俗語,似乎難以找到合適的材料了,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轉化素材的本領。想一想,主張“避”的還是不少:始皇的表兄面對秦王的淫威“避”了嗎?避了,逃到了桃花圓隱居起來;藺相如面對廉頗的挑釁“避”了嗎?“避”了,每朝時,常稱病,甚至引車避匿;毛澤東面對強大的國軍“避”了嗎?“避”了,退出延安是為了保衛延安;習近平面對肆虐的臺風“避”了嗎?“避”了,果斷采取“抗臺真諦,立足于避”的決策。假如有如此經典的素材入文,那么“在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前學會避”的觀點能自圓其說了。寫作此類命題,議論時要注意從生活中的種種不良現象切入,用古今中外的經典事例來佐證,展示當代中學生的美好情懷。記敘時宜以情動人,建議多用現實生活中的動人細節來打動讀者。【預測金題9】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作文。(60分)什麼是干凈?“干凈”在字典中的基本含義就是“沒有塵土、無污染、無污垢”,也稱作“清潔”。人們大都追求外表的干凈。為了獲得清潔的身體,人們常常舍得花時間、費力氣去洗澡、做美容。我們重視外表的干凈固然無可厚非,然而將內在的“干凈”拋之腦后卻是糊涂之舉。從某種意義上說,內在的“干凈”更加值得我們孜孜以求,如高尚的心靈……請聯系上述材料,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寫一篇不少于的800字記敘文或議論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抄襲。【寫作指導】上述材料的中心詞是“干凈”。關于“干凈”這一話題,雖然看起來熟悉,其實要寫出新意來,著實要花些腦筋,要選取一些有意義的材料。命題“干凈”,淺層次意義為:①沒有塵土、雜質等;②形容說話、動作不拖泥帶水;③比喻一點兒不剩。“干凈”還有更深刻的意義,結合材料提示,“內在的干凈”是最好的“干凈”一句流露出了命題人的考查傾向,應當把它作為寫作重點,以此來鎖定我們的材料范圍。古今中外,那些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的備選材料。這個題目的立意角度有:從正面來立意:就實寫實,只寫自己追求干凈,做一個服裝、身體整潔的人,雖然也基本符合題意,但就會落入俗套,構思陳舊;寫家鄉的改變,表現某縣城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市帶來的街道整潔的巨變,表達通過清掃來提升周邊環境、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主旨,立意大了些,構思新了些;寫自己追求外表干凈到追求內心干凈的心路變化過程,表現凈化心靈的主旨,立意健康而積極,構思新穎;寫某位黨員干部干干凈凈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先進事跡,表現人只有具有“干凈的心靈”才會“讓人尊敬”的主旨,立意精準深刻,構思巧妙;寫干凈背后的力量,表現干凈于人、于集體、于國家的好處,干凈是個人的立足、集體的發展、國家的騰飛的前提和基礎,立意獨到,構思獨到;還可以寫一個人應該在骯臟的地方干凈地活著,出淤泥而不染,表達永葆本心的主旨。從反面來立意:可以寫物質污染相對而言較好整治,而精神污染正在無形中毒害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心靈,全社會需要積極行動起來,打擊精神污染,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潔凈的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可以寫針砭外身干凈與心靈骯臟的現象;揭示亂丟垃圾的帶來的危害及其根治措施,可以批評倫敦奧運會中的黑哨現象,可以透析當今醫患關系愈來愈糟糕的原因等等確定主題后,或寫經歷故事,或尋找材料議論說理。組織材料時,最好選新穎典型或以情動人的材料,都能達到寫作的要求。【預測金題10】預測金題1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咳嗽的鸚鵡一位女士養了一只鸚鵡,非常美麗,但它有一個毛病,常常咳嗽,而且聲音渾濁難聽,喉嚨里好像塞滿了痰。女主人帶它去看獸醫,不料檢查結果出來,鸚鵡完全健康,只是因為女主人抽煙,經常咳嗽,這只鸚鵡只是把主人的聲音模仿得以假亂真罷了。要求:①自選角度,自行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寫作指導】認真閱讀并分析這則材料,可以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咳嗽的鸚鵡“病”因在哪里?從這一個關鍵問題出發,便能探究出這則材料的立意指向了,即出在鸚鵡學舌,只會模仿,不會辨別好聽與難聽;還出在女主人,因為她給的環境,不利鸚鵡學舌。所以,這則材料的最好的立意就是“不加分辨的模仿害了自己”,“不好的環境影響人的成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模仿有一個選擇的問題。“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是模仿的反面例子,那就是盲目。大畫家齊白石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不贊成學生一味地模仿他,而是鼓勵學生勇于創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可值探討的是“山寨手機”,模仿品牌產品的外觀或功能,卻有所創新,但又存在諸多的問題。它是不是這只咳嗽的鸚鵡,還難以斷定。分析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可持“環境決定論”。不好的環境影響人的成長,多是未成年人在自我識別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可能出現。孟子小時,家住墓邊,他常學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就是孩子不懂事的表現。“孟母三遷”的故事,并非有普遍意義,教育孩子還是從主觀方面入手。分析榜樣對人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聯系當今各行各業開展的爭先創優、年度十佳新聞人物等活動,正反舉例,談榜樣對人、對當位的重要影響,指出人們如何向榜樣看齊,成為行業標兵。但榜樣是榜樣,偶像歸偶像,這兩者不能劃上等號。榜樣是經過考驗和輿論公認又得到普遍認同的。榜樣有特別突出的優良品質,學習榜樣與崇拜偶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學習,免不了要模仿。模仿,或許是必不可少的學藝階段,但若止于模仿就會毀了模仿者的才華。我們見到過這樣的畫家:他們學習某家某派的筆墨可以到亂真的地步,也喜歡以某某弟子、某某后人自詡。但是,他們也因此永遠生活在這某家某派的陰影中,不能成一家之貌,立一家之言。他們的最高成就不過是“似”,而“似”是沒有創造的,球隊的構成、技戰術打法也是這個道理。【預測金題11】閱讀下列材料,寫一篇作文。有個老地主,家產很是富裕,可是祖祖輩輩都不識字。有一年,他請了楚地(兩湖區域)的讀書人來家教他的兒子讀書識字。老師開始教地主的兒子執筆描紅寫字,在紙上畫一筆,對他說:“這是一字。”畫兩筆,說:“這是二字。”畫三筆,說:“這是三字。”地主的兒子剛寫完,便高興得不得了,把筆一丟,回到他父親那里,告訴他:“我已經學會了,我已經學會了,不必再麻煩老師,花費那么多的錢請老師了。”老地主當然喜歡,依著兒子,拿出錢來把楚地老師辭退了。過了幾天,老地主準備邀請姓萬的同輩親友來喝酒,一早就叫兒子寫一份請柬。過了很久還沒有寫成,父親去催促他,兒子怪生氣地說:“天下的姓氏那么多,干嗎非要姓萬不可。我從一大早開始寫到現在,才寫完五百畫。”要求: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用規范漢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寫作指導】這則材料涉及三個人物,可以有三種立意。1.從田舍翁的兒子角度來立意:學習不可急于求成;淺嘗輒止必將導致失敗;學習過程中要謙虛;學不可以已。2.從田舍翁角度來立意:家長對孩子不要聽之任之;家長要關心重視孩子的學習;家長切莫偏聽。3.從老師角度立意: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教師要提高教學藝術;教師要聯系注意反饋情況。【預測金題12】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所謂“慎獨”,是指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獨,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試金石。一個人在公共場合不做壞事比較容易,而在獨處時也能一樣不做違反道德準則的事,則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養。據《后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官員王密帶10斤黃金,深夜拜訪楊震,并說:“暮夜無人知。”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這個歷史故事深刻地詮釋了“慎獨”的含義。可以說,楊震的道德修養已經達到了“慎獨”的境界。這則材料中所談的“慎獨”能引發你想些什麼?請以“慎獨”為話題,自定立意,自定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寫作指導】慎獨是儒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茍”(《辭源》)。慎獨,其靈魂是“慎心”,在各種物欲的誘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財氣,總歸“吾心有主”,不為所動慎獨,必然包括“慎始”,做任何事開始就要十分謹慎,如果開始時就不謹慎,怎么能保證有好的結局呢?慎獨,必然包括“慎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說,當事情結束時,要像開始一樣慎重對待。如何才能做到慎獨呢?首先要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慎獨”須用禮來約束自己,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樣,就不會離經叛道。其次,慎獨還須克服源自動物性的“利己”性,用“文明”驅逐“野蠻”,用理智規束貪婪。寫作時可能會出現的不足:對“慎獨”理解錯誤而導致跑題,例如將“慎獨”僅僅理解為“獨處”、“獨自反省”等。“獨處”只是一種背景,而“慎獨”是處于這種背景之下要“謹慎不茍”;“獨自反省”是“慎獨”的一個方面,“慎獨”的重心是言行要“謹慎不茍”,而不僅僅是“反省”。寫議論文:以“小議‘慎獨’”為題。可按層進式展開。什麼是“慎獨”:“儒家用語。謂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也就是說,不論何時何地,或在明或在暗,或在人群,或獨處,都要小心謹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離“道”。為什麼要“慎獨”:①慎獨是一種情操;②慎獨是一種修養;③慎獨是一種自律;④慎獨是一種坦蕩。怎樣才能“慎獨”:①要加強道德修養,堅守道德底線。②要遵紀守法。寫記敘文:1.以“××(如書記)的悔恨”為題,編寫故事,以小見大,通過現實生活中某些領導臺上君子,臺下小人,因不能“慎獨”,在權錢交易、權物交易、權色交易之類的泥沼中難以自拔,最終鋃鐺入獄,成為階下囚的故事,表現“慎獨”對一個人的人生、事業的重要意義。2.以“在無人的時候”為題,構想一個“無人”的場景,設置與“慎獨”相關的情節,描寫人物與“慎獨”相關的言行。無論是鞭撻反面人物,還是歌頌正面人物,都要圍繞“慎獨”做文章,并通過逼真的細節來表現。情節要有波瀾。寫短劇:以“‘慎獨永駐’三幕劇”為題,聯想古今常見的材料,選取3個具有典型性的“慎獨”片段,組成三幕短劇,表現人應該“慎獨”,不然會遺憾終生的主旨。要選取歷史與現實中典型的人和事,按時間順序緊扣話題來寫。(高星云,湖南省特級教師,婁底市“十佳優秀青年骨干教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閱讀()
關鍵字標籤:張老師創作藝坊:國小作文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