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wokeji.com/zhuanti01/xxxs/2017-11/17/content_597484.shtml"
【產業分析】《2017年LED發展現狀及趨勢》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正式發布《2017年LED照明行業白皮書》,旨在幫助LED照明產業鏈企業、科研單位、銷售企業及投資企業了解LED照明產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經營決策,并明確企業發展方向。該白皮書基于TUV萊茵在LED照明行業多年的領先經驗,總結和闡釋了全球和中國LED照明市場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并參照歐美地區的相關法規和標準,分析了供應鏈中不同產品廠商所面對的質量考驗。最后還針對不同應用領域的產品,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與建議。LED照明市場現狀及趨勢隨著照明節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照明市場的主角正由白熾燈轉換為LED,預計到2020年,全球LED燈具產量將超過70億盞。研究機構LEDinside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LED照明的滲透率約為39%,到2019年就將超過50%。中國是全球重要的LED照明產品生產基地,產量占到了全球總產量的80%以上。中國LED照明產業發展數年,數量眾多,但擁有品牌、渠道優勢的廠商才是市場主力。科技創新領域需求不斷增加今年,LED植物照明帶著耀眼的光環席卷而來。目前全球照明大廠都在加速布局植物照明領域,一場沒有硝煙的競爭戰事正悄然進行。其次,在可見光通信領域,不少巨頭企業已經布局。有行業專家認為,作為可見光通信發射光源的LED無所不在,其數量是目前無線通信基站和接入熱點的萬倍以上,將可為可見光通信的市場化起到巨大推動作用,而實現照明與通信深度融合的可見光通信也能擴大LED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第三,作為車燈領域的領先科技,LED照明技術憑借其強大的科技優勢,成為未來車燈發展的重要趨勢。各大LED廠商都在紛紛探尋新的藍海市場,看到了LED汽車照明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快布局車用LED。智能照明是LED照明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已成為必然趨勢,并已在各種實踐中逐步實現,智慧照明已得到LED企業的廣泛關注。我們對智慧城市部分進行解讀,從而看出智慧照明是LED照明的主要發展方向。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慧照明市場規模可達134.27億美元。但中國的智慧照明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秩序混亂,標準尚未完善,商業模式也仍在摸索當中,產業要能健康發展需先跨越這些困難。縱觀國際照明巨頭,飛利浦照明陸續開創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全新模式,協同搭建智慧城市骨干網絡,推動中國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發展。歐司朗發言人曾說到:歐司朗會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智慧城市”和“智能樓宇”的需求上,滿足日益增長的對智能互聯照明解決方案的需求。LED技術的進步及近年來產業的洗牌整合,使LED產業進入了產品更新換代與多元化發展的階段。固步自封的企業將難以生存,而著力于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注重提高產品品質的企業將逐漸壯大,企業利潤率也將隨之提升。TUV萊茵提出四大LED轉型方向LED技術的進步及近年來行業的洗牌整合,使LED行業進入了產品更新換代與多元化發展的階段。固步自封的企業將難以生存,而著力于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注重提高產品質量的企業將逐漸壯大,企業利潤率也將隨之提升。在此白皮書中,TUV萊茵提出尋求產品差異、進入新領域、智能化和開拓新興市場四大方向,并給出了具體建議。在競爭激烈的LED照明市場,LED企業只有提前了解國際新法規和新要求,才能在第一時間取得相應的認證,抓住新的市場機會,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發展。 2018照明市場發展三大主線:智慧照明、利基照明、新興國家照明TrendForce旗下光電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2018照明級封裝與LED照明市場展望》顯示,2016~2019LED照明市場規模逐步提升,LED照明市場規模于2018年達到327.17億美金,2019年達到333億美金,替換式照明已進入飽和期;工業、景觀戶外、特殊商業照明接續發展。根據LEDinside調查全球已安裝照明產品存量,LED照明產品對傳統照明的替換快速增長,2017年滲透率為22%,預估2022年將達63%,2017~2022年LED照明產品存量CAGR達26%。2018年照明級封裝市場產值達到71.6億美金照明級封裝市場產值于2017年同比成長率超過10%,2018年預計成長率接近7.8%,達到71.6億美金。替換式光源如球泡及燈管等產品進入飽和期;而工業照明產品如天井燈,以及商業照明產品如troffer、面板燈、燈絲燈等CAGR仍高達30%左右。2016-2021照明級LED封裝總體CAGR為4%。光質量仍是市場關注焦點。高演色性LED指CRI在90以上的LED封裝產品,目前較多被應用在對色彩還原度和光質量較為挑剔的高端商業照明市場,如博物館照明、零售照明、食品照明等。高演色性LED目前市場占比較小,2017年全球市場規模約3.3億美金。但未來幾年隨著市場需求增溫,以及封裝技術的發展,預計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8照明市場發展三大主軸-智慧照明、利基照明、新興國家照明主軸一:智慧照明2017年全球智慧照明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接近46億美元,同比成長率高達95%,隨著技術、產品的成熟和相關概念的普及,預計2020年可達134億美元。工業及商業為智慧照明最大的應用場域,因為數字化的特征,智慧照明將為這兩個領域帶來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增長點。主軸二:利基照明LEDinside整理四大利基照明市場,包含植物照明、醫療照明、漁業照明與海運港口照明。其中以美國及中國市場快速拉升植物照明需求,植物工廠建設及溫室照明需求為主要動能。主軸三:新興國家照明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帶動基礎建設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大型商業設施以及基礎建設與工業區興建刺激LED照明需求。此外,各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節能減排政策如能源補貼、稅收優惠等,大型標案項目如路燈換裝、居民及商業區改造等,以及照明產品標準認證的完善,都在促進LED照明推廣。其中以東南亞中的越南市場與印度市場成長最為快速。后照明時代之下,照明廠商發展策略分析第一:國際照明廠商由于傳統照明產能過高,雖逐步轉型LED照明,并對LED照明產品有相當深遠的規劃,LED照明營收比重成長不如廠商自己的預期,因此會再加速LED照明業務的創新與增長來實現獲利目標。代表廠商如PhilipsLighting、OSRAMLichtAG、GE(Current)、LEDVANCE。第二:區域發展為王的照明廠商,稱為簡單稱為國家代表隊或是LocalKing,藉由國家政府支持,以規格、標案、關稅等方式阻擋外來廠商,并加以政策誘因、補助等,鼓勵當地照明廠商快速發展照明產品。代表廠商為AcuityBrands、Panasonic、TOSHIBA、飛樂音響、歐普照明等,推動LED照明滲透率于2016年皆高達60%-70%。第三:擁有利基優勢,特別是渠道優勢,加以技術輔助,進入特殊市場等新興照明廠商,不論是燈泡與燈具,都能在一開始即使用LED照明產品,營收貢獻力道相當足夠。主要代表廠商如FeitElectric、IrisOhyama等,然而營收與獲利因為在制造成本未具競爭力,表現卻是逐年下滑。第四:以中上游生產或代工業務轉型為品牌的企業,如木林森、CREE、陽光、立達信等為代表。中國照明廠商立足于全球照明生產與制造最大本營的中國市場,借力生產制造成本的規模優勢,造就了中國照明廠商累積了進軍全球市場雄厚的基礎。加載更多>>責任編輯:韓鳳鳴
關鍵字標籤:high power 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