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huaxia.com/qqla/laxw/2018/03/15/5512700.html"
新華社臺北3月14日電(記者喻菲李凱)國際飲食評級機構米其林14日發布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共有110家餐廳上榜,囊括33種不同風格的美食,在這110家餐廳中共有20家餐廳摘星。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夏埃爾·埃利斯說:“臺北是一個美食文化多元融合的城市,擁有數不盡的美食,進而孕育出活潑又創新的精彩佳肴,讓本地的食客都驚喜連連,總是能體驗層出不窮、新穎別致的口味。” 據介紹,在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中,粵式美食餐廳頤宮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頤宮以道地正統烹飪功夫呈現精巧細膩的廣式和其他中式料理,其主廚陳偉強是在近20年前從澳門移居到臺灣的。 埃利斯說:“陳主廚和他的工作團隊個個都是精通各式中華料理的烹飪行家,他們的火焰片皮鴨三吃和龍蝦、豆腐料理的滋味絕妙,原味蛋塔也讓人再三回味,獲得米其林評審員的一致推崇。” 在這本指南中,日式料理祥云龍吟和中式餐廳請客樓摘下米其林二星;17家餐廳被評為米其林一星,涵蓋了歐式時尚美食、日式料理、燒烤、杭州菜。 此外,米其林還在上周發布了“必比登推介”美食精選名單,總共有36家臺北餐館入選,其中10家為夜市街頭美食,顯現出夜市早已融入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必比登推介”名單也是《米其林指南》的一部分,側重于推介價格適中的餐飲美食。 《米其林指南》最初于1900年在法國面世,初衷是幫助人們在旅途中選擇餐廳和旅館,后來逐漸成為全球餐飲業的權威指南。該指南以星級評定餐館的等級,共分為三級:一顆星表示“值得造訪”,兩顆星意味著“值得繞遠路前往”,三顆星表示“值得專程前往”。(來源:新華網)米其林救得了臺餐飲業嗎? “侯布雄法式料理餐廳”餐點。 (圖片來自臺媒) 頤宮中餐廳功夫菜“火焰片皮鴨”一鴨三吃,兼視味覺雙重享受。 (圖片來自臺媒) 國際飲食評級機構米其林近日發布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110家餐廳躋身榜單,33種不同風格美食囊括其間。百余家餐廳中有20家成功摘星。 “臺北是一個美食文化多元融合的城市,擁有數不盡的美食,進而孕育出活潑又創新的精彩佳肴,讓本地的食客都驚喜連連,總是能體驗層出不窮、新穎別致的口味。”《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夏埃爾·埃利斯說。 涵蓋多元美食 唯一入選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三星餐廳的是粵式美食餐廳頤宮。它以地道正統烹飪功夫呈現精巧細膩的廣式和其他中式料理,其主廚陳偉強從澳門移居到臺灣,至今已有近20年。 “陳主廚和他的工作團隊個個都是精通各式中華料理的烹飪行家,他們的火焰片皮鴨三吃和龍蝦、豆腐料理的滋味絕妙,原味蛋撻也讓人再三回味,獲得米其林評審員的一致推崇。”埃利斯贊不絕口。 此外,日式料理祥云龍吟和中式餐廳請客樓榮獲米其林二星。17家餐廳被評為米其林一星,涵蓋歐式時尚美食、日式料理、燒烤、杭州菜。 在先于《指南》發布的“必比登推介”美食精選名單中,共有36家臺北餐館和店家入榜,其中10家為夜市小吃。“必比登推介”名單也是《米其林指南》的一部分,是評審們認為菜肴物超所值的選擇。雖然并非星級餐廳,仍是餐飲業的一項殊榮。 埃利斯對此評價稱,“評審員深入挖掘臺北美食各式各樣的風貌和精致美味,其中包含了當地特色佳肴,例如牛肉面、豬腳、花枝丸等,全是味美價廉的餐點。” 期待“米其林經濟” 《米其林指南》1900年在法國誕生,主要為駕車外出旅行者提供資訊服務,后引入美食評價體系,并逐漸成為全球餐飲業權威指南。該指南以星級評定餐館的等級,共分為三級:一顆星表示“值得造訪”,兩顆星意味著“值得繞遠路前往”,三顆星表示“值得專程前往”。2007年,《米其林指南》進軍亞洲,已先后在東京、香港、澳門、上海、首爾等城市登陸。 臺灣多數業者對《米其林指南》到來持正面態度。臺北亞都麗致大飯店方面稱,《米其林指南》來臺對于觀光或餐飲發展皆有正向效果,特別是能讓臺灣中高端餐飲邁向國際化。臺北文華東方酒店同樣樂見其成,稱米其林指南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臺北獲選可提高餐飲水平及國際知名度。 有臺媒分析,受封米其林星級,本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業者更看中的是之后伴隨而來的效應。因為只要登上米其林,幾乎是業績保證,也就是所謂“米其林經濟”的降臨。根據米其林官方數據,一旦餐廳獲得米其林首度評級,收入至少可以增加一倍。 挽救效用有限 臺灣觀光局主任秘書林坤源近日稱,2016年國際旅客來臺動向顯示,美食在國際旅客來臺目的中高居第二位,這次被《米其林指南》納入版圖,代表臺灣的美食和服務接待能力已經和國際接軌,期待臺灣美食能夠在國際上發光發亮。 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預估此舉將吸引10萬左右食客“朝圣”。臺灣雄獅旅游總經理游國珍稱,將規劃“米其林美食”行程,入境團費將高出10%-20%。但島內輿論同樣擔心,米其林不是救觀光的唯一良方,“死忠”的米其林粉絲全球只有幾萬人,而陸客缺口恐達150萬至200萬人次。有網友直言,陸客不來,再多的米其林餐廳也沒用。 “遲來的米其林,救得了臺灣餐飲業嗎?”臺灣媒體稱,壓垮島內餐飲業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陸客,反而是年金改革。原本為島內消費主力的軍公教,因為政策使然而縮手不敢花錢。面對現實,臺灣餐飲業根本不可能只靠來吃米其林的境外觀光客活下去。 想要救臺灣餐飲業,源頭問題必須解決,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產業要有政策以及配套,否則就算所有國際美食評鑒都來臺灣,也于事無補。本報記者張盼(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臺北米其林指南發布看看上榜餐廳有哪些看家菜 《臺北米其林指南》14日于臺北發布,涵蓋了歐式時尚美食、日式料理、燒烤、杭州菜等,一星共評出十七間、二星兩間,三星一間,其中三星酒店為位于臺北市大同區的頤宮中餐廳。 臺北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頤宮看家菜是只鴨 米其林指南共分為一星至三星,一星表示同類中很不錯;兩星表示出色,值得繞道前往;三星代表出類拔萃料理,值得專門前往。 頤宮中餐廳“先知鴨”。圖片來源:東森新聞云 那么臺北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頤宮中餐廳有什麼看家菜呢?頤宮中餐廳在臺北君品酒店內,主打粵菜創意料理,其中以一道“先知鴨”最為出名。“先知鴨”也是烤鴨的一種,使用鴨齡一個月左右的鴨子,肉質細嫩多汁。另外,與一般北京烤鴨、廣式烤鴨不同,先知鴨沒有準備蔥段、黃瓜及餅皮來夾著鴨肉食用,主要是希望皮脆肉嫩多汁的口感不被其他口味影響。 請客樓奪二星餐廳面食小吃令人難忘 位于臺北喜來登酒店內的請客樓,在這次評比中獲得二星餐廳的榮譽,該飯店曾是臺灣許多政商名流出沒地,2005年全面對外開放改為請客樓后,其川揚美食(混合川菜和淮揚菜)和傳統蘇杭功夫菜吸引越來越多的老饕慕名而來。請客樓不像一般餐廳那般嚴肅正式,反倒是多樣面食與小吃讓人難忘。 請客樓油潑biangbiang面。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最常被提及的請客樓招牌是陜西面食油潑biangbiang面,面條寬厚,上頭灑滿蒜末、姜末與油潑辣子,咀嚼起來,好似小孩在彈簧床上來回彈跳,愈嚼愈香。 明福臺菜海產佛跳墻引來八方客 位于臺北中山區的明福臺菜海產,在這次的評選中,首次當選米其林一星餐廳。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臺菜老字號,明福臺菜海產乍一看并不起眼,不過這家餐廳卻因為美味的臺菜海產料理獲得多家媒體采訪,尤以佛跳墻最為出名。 明福佛跳墻。圖片來自網絡 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閩臺名菜,以工序繁瑣,味道鮮美為特色。佛跳墻的原料有十幾種之多,鮑魚、海參、杏鮑菇、蹄筋、花菇等。要充分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需要先將這十幾種食材分別獨立制作成一道菜,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十幾個小時以上,味道才能真正達到醇厚的特點。 明福餐廳的佛跳墻可謂臺灣佛跳墻的代表,選用高級海鮮食材,火候控制的功力也相當不錯,雖然最小的一份佛跳墻都要價數千元新臺幣,但依舊吸引大量食客慕名前往,甚至不少外國人到臺北都要到明福臺菜海產嘗嘗這一味。(新華網臺灣頻道根據新華社、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云綜合整理)(來源:新華網)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粵菜餐廳獲唯一“三星” 中新社臺北3月14日電(記者陳小愿張曉曦)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14日出爐,包括經營粵菜、杭州菜在內的20家餐廳獲得星級評鑒。其中,主打粵菜的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是唯一獲得三星的餐廳。 米其林指南是法國知名輪胎制造商米其林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游指南書籍的總稱。該指南于1926年建立星級評鑒標準,分為三個星級,三星為最高星級。 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收錄了110家餐廳和25家酒店。其中,三星餐廳1家、二星餐廳2家、一星餐廳17家。 米其林國際總監艾利斯(Michael Ellis)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獲選餐廳依照5項標準選出,包含食材質量、食物準備技巧與口味融合、創新程度與廚師理念、用餐體驗一致性,以及是否物有所值。 獲得三星評鑒的頤宮中餐廳主廚陳偉強約20年前從澳門移居臺灣。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星是最高榮譽,今后將更積極帶領廚師團隊努力做好每道菜。 臺灣米其林輪胎董事長毛行健稱,預計臺北米其林指南發布后,將帶動臺灣餐飲及旅游業發展。 據介紹,臺北成為全球第31個有米其林指南的城市。此前,上海、香港和澳門等地已有米其林指南。(完)(來源:中國新聞網)"米其林指南"引激戰▲富盛號碗粿是游客必吃的臺南美食之一。(圖/臺灣東森新聞,下同)華夏經緯網3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第一屆《臺北米其林指南》即將在3月14日正式登場,而6日率先公布的“2018臺北必比登推介”,列出了臺北36間包含餐廳、小吃和夜市的美食,引起廣大回響。有民眾則對這份名單不以為然表示,臺北沒有一間小吃值得上榜,引起網絡一陣激烈討論。據報道,有一名Ptt網友分析臺北食物的優點,“臺北許多店就是會包裝、營銷、搞創意和服務啊,簡單來說就是精致化啦,但是不是最好吃實在很難說。”另一名網友客觀表示,“這名單是只評臺北,當然只有臺北的餐廳入選”。居住在臺北的網友出來現身說法,“住臺北但承認臺北很多食物真的不行啊”。土托魚羹加入醋和香菜,滋味豐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還有網友更狠的表示,“臺南好吃一萬倍,住臺南五年回臺北付大錢吃‘噴’,含淚”、“天龍人沒見過世面”、“說實在臺北一推自稱異國美食的也是超貴的‘噴’,口味都改的超怪”。支持臺北“難波萬”的網友則跳出來反駁,“臺南小吃根本不衛生”、“臺南螞蟻人,給他一罐砂糖就供起來當美食了”、“甚么都加糖,連麻辣豆腐也加糖”、“一碗牛肉湯120以上,CP值太低”,還有網友搞笑的說,“還沒評到甜點,臺南人先別急好嗎。”米其林美食指南將出臺北版哪些餐廳可能入選 據臺媒報道,向來有“美食圣經”之稱的米其林紅色指南,終于正式預告將在11月6號發布赴臺評鑒相關消息,預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要推出臺北米其林指南。國際觀光飯店與高檔優質餐廳密度最高的臺北,將成為“紅色美食圣經”在臺灣評鑒的第一個城市。《米其林指南》自1900年發行至今超過一世紀,總銷量超過3000萬本。圖片來源于米其林官網。 1900年開始在法國發行的《米其林指南》,是全球發行歷史最久的觀光旅游與美食餐飲評鑒指南。起因是米其林輪胎創辦人希望人們時常開車出外旅行,這樣輪胎才會賣得好。介紹酒店及餐飲數據的《米其林指南》——“紅寶書”是一百年來銷量最大、收錄最全的全球第一流餐館、旅館大全年鑒,米其林星級評分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飲食評分系統,標榜匿名評審、以讀者利益出發獨立作業、精挑細選、年年更新、全球標準一致5大承諾。《米其林指南》以星級評定餐館等級:三星餐廳代表“卓越的烹飪,值得專程造訪”;二星餐廳“烹飪出色,值得舍近求遠造訪”;一星餐廳“優質烹調,不妨一試”。2007年,《米其林指南》進軍亞洲,發行了東京版。《米其林指南》是全球發行歷史最久的觀光旅游與美食餐飲評鑒指南。圖片來源于臺灣中時電子報。 根據以往經驗,米其林正式宣布將新城市納入評鑒體系后,需時4至6個月的時間進行星級評鑒、編輯與印刷作業,因此史上第一本《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預計將在2018年第一季、農歷年前后正式出版。至于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花落誰家?業內人士預測,按照米其林指南近幾年的“亞洲模式”,臺北版的三星餐廳,九成幾率可望頒給中式餐廳。 “星星”登臺哪些餐廳可能入選?臺北鼎泰豐餐廳。圖片來源于臺灣東森新聞云 米其林臺北版指南,哪些臺北餐廳最有可能“奪星”?根據美食專家推測,主打小籠包的臺北鼎泰豐奪星希望最大。早在1993年,鼎泰豐就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十大最具特色的餐廳之一,也是唯一入選的華人餐廳。2010年和2011年其香港店更兩度獲得米其林一顆星的評價。鼎泰豐招牌蟹粉小籠包外皮均勻、內餡實在,輕輕咀嚼品嘗,湯汁四溢,鮮美的滋味令人口齒留香,搭配著姜絲蘸醋,襯出了蟹粉獨特的味道。 《上海米其林指南》中,臺灣燒肉品牌“老干杯”上海店連續2年拿下一星,也有機會在此次臺灣版指南中摘星。“老干杯”為干杯集團于2005年成立的高檔燒肉品牌,目前在臺灣有8家連鎖門市。2016年首度摘星的“老干杯”,主打日式燒烤料理。創始人想要創立一邊享用美味的肉,一邊開心地暢飲啤酒的店,因此將店名取為“干杯”,又希望為懂得享受生活的成年人提供“成熟大人的圣地”,因此在“干杯”前再加一個“老”字。 侯布雄法式料理餐廳。圖片來源于中國臺灣網。 “世紀名廚”侯布雄在臺北主持的“侯布雄法式料理餐廳”,則被視為“保障名額”肯定入榜,懸念只在該餐廳能得到幾顆星。侯布雄是米其林傳奇人氣主廚,目前擁有35顆米其林星星光環,其中一顆星是在《上海米其林指南》中拿下一星的上海LAtelierdeJolRobuchon。而臺灣的侯布雄法式餐廳位于臺北信義商圈,由其弟子OlivierJEAN擔任主廚,風格上走的是輕松歡愉路線。 供應“香煎豬肝”與“菜脯蛋”的臺菜餐廳。圖片來源于臺灣中時電子報。 至于代表正宗臺灣味的鹵肉飯、臺菜餐廳,或是夜市知名小吃等,是否有機會入圍,臺灣觀光餐旅業界與餐飲美食饕客高度關切。 臺灣已有米其林餐廳? 這里的“臺灣米其林餐廳”,是指在其他地區獲得米其林評級的餐廳在臺灣開設的分店。截至2017年4月,共有14家米其林餐廳在臺灣開設分店。 14家臺灣米其林餐廳菜品風味多樣,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和了凡香港油雞飯面是港式料理,名人坊是香港高級粵菜餐廳,臺北鳥喜、祥云龍吟和老干杯是日式料理,蔦(Tsuta)拉面是日式拉面,SimpleTableAllenoYannick(S.T.A.Y.臺北)與上文提到的侯布雄法式餐廳主攻法餐,來自新加坡的莆田是東南亞風味,厲家菜和夜上海分別代表京滬兩大菜系風味,RAW是地道臺灣味,鼎泰豐的臺灣小籠包享譽世界。 在臺北《米其林指南》未正式發布之前,不妨去上述米其林餐廳臺灣分店打打牙祭,解解饞。(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東森新聞云、中國臺灣網等報道綜合整理)(來源:新華網)星星要登臺了!米其林明春將推臺北美食指南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近日臺灣米其林二星主廚江振誠,公開宣稱歸還米其林二星,帶使命返臺,米其林到底要不要發行臺北版美食評鑒,再度引發臺灣觀光餐旅業熱烈討論。據悉,最近臺灣有超過二十家餐廳,陸續收到米其林秘密客的名片,據官方權威人士透露,“小紅書”確定要登臺,時間大約在明年三月,預料將掀起全臺甚至全亞洲饕客“追星”熱潮。 最近兩年,臺灣餐飲界不只一次聽說《米其林指南》即將推出臺北版,只不過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不過,有官方消息透露,全球最權威“紅色美食圣經”《米其林指南》(LeGuideMichelin),確定明年春天就會推出臺北版,不過礙于保密協議,不能透過更多細節。 記者再進一步探查臺灣多家知名餐飲業,多位業者紛紛表示這個消息“正確率高達99.9%”,原因是“收到了米其林秘密客的名片”,業者形容當下的感覺“真是又開心又緊張,好想好想拿到那顆星星”,為了奪星,餐廳上下都處于備戰狀態,希望評鑒結果出爐,能一舉打響知名度,好讓低迷已久的業績翻上好幾翻。 米其林臺北版指南,哪些餐廳最有可能“奪星”?根據美食專家推測,在香港就已經奪過米其林一星的鼎泰豐,被點名奪星希望最濃,至于代表正宗臺灣味的鹵肉飯、臺菜餐廳,或是夜市知名小吃等,是否有機會入圍,各界都在看。 截至2017年為止,統計米其林指南評選的亞洲三星餐廳數量,日本東京居冠,共有12家,其次是京都7家,香港6家,大阪3家,澳門2家,韓國首爾2家,上海與新加坡各1家。至于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花落誰家?圈內人士預測,按照米其林指南近幾年的“亞洲模式”,臺北版的三星餐廳,九成機率可望頒給中式餐廳。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泰國政府都曾公開表示,付給米其林指南每年三千萬元(約合人民幣655萬元)高額贊助金,發行小紅書,向全球營銷推廣當地觀光餐旅業,果然吸引全球饕客前往“追星”,到底這個“業界不能說的秘密”在臺灣怎么做?格外令人好奇。
關鍵字標籤:花蓮特色名產網購花蓮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