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102/8111/8115/20020705/769259.html"
香川縣位于日本四國地區東北部,瀕臨瀨戶內海,是四國的門戶。面積1875平方公里,人口約103萬,是全國都、道、府、縣中面積最小的縣。全縣有5個市和38個町,縣政府所在地是高松市,人口33萬。香川縣縣樹是橄欖、縣鳥是杜鵑、縣獸是鹿。香川縣的縣徽是將香川的日語頭一個發音的“力”加以裝飾化而成的。表現了有香川縣特色的山容和代表著和平的縣樹橄欖樹之葉,象征著得益于豐潤的風土,不斷向前發展的香川縣的英姿。歷史香川縣舊稱“贊岐國”。在江戶時代末期,該地區分布有高松藩、丸龜藩、多度津藩。小豆島和其他諸島由倉敷代官統轄,后來歸入了倉敷縣。1871年廢藩置縣時,多度津藩被倉敷縣合并,丸龜藩和高松藩分別成為丸龜縣和高松縣。同年又廢了上述縣,成立香川縣。后又經兩次與鄰縣的合并與分離,至1888年12月香川縣再次分離出來,直至今日。香川縣是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驅、空海大師的故鄉。早在1200多年前,空海就來到古都長安學習,并把佛教、藝術和文化帶回到了日本,為日本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近代,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也出生于香川縣,他在任外務大臣及首相期間。為恢復中日邦交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竭盡心力。經濟香川縣位于四國地區的大門口,作為行政、產業、交通的中心,集中了許多政府機關的派出機構以及全國各企業的分社和分店,是四國地區的中樞城市。農業方面由于土地面積小,每戶農家的耕地面積只有0.68公頃,農業經營規模總的來說,屬零星形態。但是農田利用率很高,主要進行以稻米為主,包括蔬菜、果樹、畜產等在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作物品種多、質量好,通過集約性農業經營,農業生產在不斷穩步增長。香川縣的水產業是以瀨戶內海為中心展開的。因為漁區處于多島海域,潮流變化大,加上瀨戶內海沿岸人口密度高,海水管養成份豐富,從而誘使各類魚為產卵而匯集過來,魚的種類繁多。但由于漁業環境惡化等因素,水產業處于低迷狀態。最近推行由“捕撈漁業”向“生產養殖漁業”的轉換工作,促進了漁業的穩步發展。香川縣的經濟始于在坂出市填海而成的番之州工業地帶,一些大企業相繼在此設廠。工業是以石油、煤炭、銅、造紙以及食品、纖維制品等為主,此外造船、化學等重型產業也較多。主要傳統產業有手套、扇子、漆器、縫制品、鈕扣、桐木屐、面條、醬油等。近年來,努力扶持與微電子技術有關的高科技產業,并著力于從事尖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香川縣的對外貿易:進口商品有銅礦石、石油、煤炭、谷物、原木等原料;出口產品有船舶、起重汽車、軸承、錄相機、焦炭等重工業、化學工業的產品等。1994年出口總額近5千5百億日元,其中電器產品占58.9%、船舶占30.5%、一般機械占3.5%、石油、煤炭制品占3.1%。進口總額為3千9百億日元。其中機械制品占20.7%、有色金屬占17.3%、石油占16.3%、衣料品占12.8%、食品用原料占12.2%、煤炭占8.6%、原木占4.1%。交通1988年連結四國與本州的瀨戶大橋的通車,使得本州岡山縣與四國香川縣之間的交通大為改善,給產業活動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它耗時九年半,耗資1兆1千2百億日元,有六座分橋組成,全長12.3公里,其中海上部分9.4公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新高松機場于1989年通航,它擁有中、四國地區最長跑道,是一座現代化機場。通航以來,已與漢城、香港、夏威夷、新加坡開通了包機航線,并與韓國漢城之間開通了國際定期航班。橫跨四國高速公路是連接德島縣阿南市和愛媛縣大州市的全長451公里的高速公路,香川境內的善通寺至豐浜段、高松至善通寺段。已先后于87年和1991年正式通車。隨著這三大交通體系的完備,大大縮短了香川縣和日本全國以及四國各地區的時間距離,使香川縣進入了高速交通時代。今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高速交通網絡,強化地區中樞城市的機能,促進地方產業的高速發展,全面搞活整個產業經濟,振興旅游業等。將成為香川縣的重大課題。文化教育新聞香川縣內有圖書館、資料館17所,博物館8所,美術館2所,電影院18家,書店70家。香川縣內國立大學有香川大學(教育、法學、經濟、農業)和香川醫科大學,私立大學有四國學院大學(文學、社會),和德島文理大學(文學、工學)。其它短期大學有7所、工業高等專科學校2所、高中44所、初中89所、小學222所。香川縣內有民間電視臺三家、公共電視臺支局一家、民間廣播電臺一家、當地報社一家、全國性報社支柱五家、全國性通訊社支社兩家,從事各自的業務活動。城市建設開發香川智能園區:利用香川縣舊機場的跑道,建成了縣立圖書誼、文書館、香川商品展覽中心、四國工業技術研究所、香川產業智能化中心,并匯集了從事尖端技術開發的民間研究所,展示了作為技術、信息、文化綜合據點的新的城市面貌。此外,在產(業)學(校)官(政府部門)聯手合作的基礎上,已在興建高溫高壓流體技術研究所,香川大學理工學院也把此地選為校址候補地,其作為智能園區的機能越來越得到加強。陽光港高松:作為邁向21世紀的新都市據點建設,在位于高松港碼頭地區(約42公頃)的“陽光港高松”,興建飯店、會議設施、信息中心、港口客站設施、政府部門辦公設施等,以期形成新的城市核心。此外,包括對街市地區進行重新開發在內,推進舒適的,有魅力的城市建設。名勝香川縣擁有景色秀麗的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及歷史悠久的善通寺、金刀比羅宮、屋島、栗林公園等名勝古跡,是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栗林公園:面積75公頃,借助于紫云山秀麗的風景,分為南北二個庭園。該公園是17世紀中葉著手建造的,在以后的100余年期間,由“生駒”和“松平”家許多世代藩主經過加工修善,區畫修理,成為日本的名園之一。公園里13個小島和6個湖泊,與周圍的樹木配合協調,構成了平穩而且美的世界。屋島:是瀨戶內海里的一個半島、實際上,在17世紀以前,這里完全是島。但是,以后為了發展農耕,將其周圍的海域填海成地。屋島海拔300米,松林覆蓋,是瀨戶內海美麗的風景區。1185年(大約800年前),這里曾是源氏和平氏兩家爭戰之地。善通寺:是日本真言宗三大圣地之一,也是弘法大師空海誕生的地萬。寺院建于8O7年到813年期間,在19世紀曾兩次遭受火災。現在的建筑是恢復重建的。善通寺是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最有名的地方。陜西省與香川縣友好關系1981年起,以香川縣為首的日本四國四縣先后捐款在我省青龍寺遺址上修建了空海紀念碑、惠果·空海紀念堂、紀念庭園等,成為近代兩省縣友好往來的象征。十幾年來,雙萬友好交流和往來頻繁,香川縣多次派青少年、經貿、企業、文化、體育代表團來陜訪問,加深了兩省縣各界人士的了解與友誼。我省每年向香川縣派遣國際交流員和研修人員。1994年4月22日香川縣與陜西省正式締結友好省縣關系。為紀念中日締結友好條約20周年、瀨戶大橋開通10周年及陜西省與香川縣締結友好關系4周年。1998車4月陜西省與香川縣將在香川縣共同舉辦全面介紹陜西省歷史、文化、旅游、產業、經濟、對外貿易及投濟環境的陜西省展。(資料來源:陜西省外辦友城處)
關鍵字標籤:日本四國火車旅遊-新進旅行社
|